教育研究报告总结精选 教育研究报告范文多篇

“教育研究报告”指的是对教育领域进行系统、规范和科学的研究后,形成的报告。它通常会描述研究的问题、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那些对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的结论和策略。这些报告可能包括对现有研究的回顾,以及对新研究倡议的提议。教育研究报告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为教育实践者、研究者、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启示。以下是有关于教育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研究报告总结精选 教育研究报告范文多篇

教育研究报告1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XX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教育研究报告2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我镇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对大岗镇的部分农村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本次调查,本人选取了大岗镇的12所小学作为调查样本,在这些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到部分农村学生家庭进行访问。调查中,共召开座谈会12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58份,访问农户50户。调查内容主要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2、教育态度欠妥当。从访问的50户学生家庭来看,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15户,占30%;放任型的25户,占50%;封闭型的7户,占14%;教育修养型的只有3户,6%。可见,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偏向于放任型、溺爱型,约占80%。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学习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应对,采用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学习,当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同时,家长可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宽严有度,奖罚分明。

(四)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子女的成长,家长要加强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因此,家长要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始终保持一致。当孩子有了进步,就要热情地鼓励、肯定,当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强差人意时,就要配合教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使子女健康成长。

教育研究报告3

我已经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及现状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

调查的四个部分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和家长问题。

其中,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是重点。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广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和人员申诉,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及现状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走访了8所中小学,调查了25名小学生、34名初中生、19名教师和校长。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整体教育状况,进一步思考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教育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和大学。62。5%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回答上升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喜欢阅读,只有3。49%的学生选择父母要求的。似乎,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渴望知识,农村也需要人才和技术。然而,从调查来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办学条件和效益不佳。教育主管领导对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学设施差,教师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力量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3)意识形态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他们将来会回到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发现大量教师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51.8%)和相对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以下原因:

(1)农村教育编制不合理导致农村教师工作量大。

(2)尽管近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但大家都知道高考制度不改革,普通人认可的考试成绩真的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升学率也关系到学校的存亡。面对频繁“下岗”“走开”内部管理制度,教师为了保持“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3)近年来,教育署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对教师施加了很多限制,例如不准打骂学生或开除学生。但受社会环境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性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身和精神伤害,如敲诈勒索、恐吓等,这使得教师经常“提心吊胆。“踩在薄冰上”。

此外,我发现教师集中存在几个问题:

(1)农村教师的水平远低于城市教师。虽然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是通过函授和自学获得的,正规全日制本科学生还是比较少的。相反,调到城镇的老师几乎都是骨干教师,以至于走访的中学几乎没有一所有高级教师。

(2)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结构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转变为全部公办教师,但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查学生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压力,成绩得到高度认可,80%注重分数。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47.67%。然而,对于“您想如何改进”这个问题,本来是我设计的“回顾并巩固自己”,“请辅导”,“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56.3%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学生们想到了更多的方法,包括父母的指导,征求同学和老师的意见,等等。调查显示,46.1%的农村学生在和平时期能够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在和平时期学习不规律,主要依靠考前加班来应付考试。

通过与学生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认为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的监督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把学习成绩差主要归因于需要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然而,由于59.3%的农村学生通常必须承担部分家务,很难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差、学习资源缺乏、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学习。

4、父母问题

在答案“你认为你所在地区的教育状况如何?75.36%的父母选择“General”,5.8%的家长认为“差”。可见很多家长对当地的教育状况并不满意。比如栾谢村就有一家生产康碧德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更高。然而,由于许多父母对当地的教育不满意,他们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

当被问到“你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多少?当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了解,选择“基本不知道”占20%。然而,在答案“关注孩子的学习”然而,58.75%的家长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里面好像有一个矛盾,就是我基本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那我为什么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呢?这个我问过一些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关心孩子学习的全部表现。

关于父母问题的一些思考;

(1)父母没有家庭教育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学习,学生的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所以把自己置身事外。

(2)父母没有教育能力。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有初中水平,不从事教育,或者重视家庭教育,能力相当有限。

(3)家庭的影响大于学校。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通过考试。未来,承诺会更大”,“未来不再忙于土地。但是,可能是多种因素,比如条件,思想。然而,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想法。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调查和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我们应该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人事制度,创造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问题“教师行为落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学习内容贫乏,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他们往往拿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没有机会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农村初中教育基本都是这样。求解“教师行为落后”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

一是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为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经济保障;

二是改革教育系统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公正、科学,营造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

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和低效。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开展初中后职业教育——术语职业培训或“3+1”;训练系统。但是,据调查,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不这么认为。原因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查中有校长说自己去过青岛,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比较紧缺,毕业后可以找工作,所以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职业教育的实施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的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补充和激活农村教育的最佳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的农村,私立学校很少。最终,我们的教育成了一项独家业务,永远都在“Boss”地位、传统、封闭、固守教条,以至于无法治愈。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扩大高中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推广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包括县、镇)义务教育在校生高达1。6亿人。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而是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但仍有少数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未能实现上高中、上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提倡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而这些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实现读书梦想!

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认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紧迫性,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提高农村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研究报告4

论文摘要:在对合肥工业大学在校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大学生生态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模式,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层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在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具有工科学校特点的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和运行模式。为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创业现实状况,本课题组开展了有关创业的专项调查,为学校下一步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0xx年5月前在校的大二至大四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涵盖全校16个学院,涉及文、理、工、法、经、管等学科,66个本科专业和15个研究生专业。

本次调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二是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三是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学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评价和要求;四是前期创业准备和创业意向;五是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障碍和需要;六是创业期望和创业打算。

二、当前工科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分析

1.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2)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普遍表示认同。在被问及“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时,78.6%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持肯定态度,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12.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7.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理性对待;而只有1.8%的大学生不赞成在校生创业。

(3)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呈现多元化。对“创业最吸引您的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38.4%的学生认为创业能使个人获得不断地成长和发展;26.3%的学生选择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17.6%的学生选择提升自己的能力;8.8%的学生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只有3.3%的学生选择了对金钱和自由的渴望;5.6%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个人获得成长和发展、自我价值实现、提升挑战自我、解决就业问题、赚钱是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说明大多数学生创业并不是因为就业压力或就业竞争激烈而选择被迫创业,而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在创业中的体现。2.我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对学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评价(2)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和信息来源特点鲜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把握创业政策、获取创业信息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互联网,选择的比例达到了68.9%;选择大众传媒和社会宣传的为43.6%;选择通过同学和朋友获知的占37.4%;而选择课堂授课和实践训练的比例较前几项略低,分别为21.5%和17.3%。综上可见,学校应当进一步完善我校大学生创业网,并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创业知识、创业政策和创业信息通过网络传达给学生,另外,学生获取的创业知识仍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选择创业实践训练的学生比例不高,说明应当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创业模拟竞赛和创业实践,扩大覆盖面和参与度。”(4)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有更高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创业的要求,比例达到了76.5%;表示不清楚的.占到了16.4%;而选择基本可以满足的学生比例仅为7.1%。在被问及“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方式,您更倾向于哪几种”时,67.6%的学生选择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和指导;72.7%的大学生选择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主体;而选择专家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比例只有33.4%。在关于“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应更注重哪些方面”的调查时,78.3%的大学生选择了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69.5%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64%的大学生认为更注重创业案例分析;选择个性化辅导比例的占到了73.7%;而选择创业营销、财务税收、法律等内容的大学生也有55.4%的比例。可见,当前大学生已充分认识到自身创业知识和技能远不能满足创业需要,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创业知识的方式也受到了挑战,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创业者来分享创业体会和经验教训,而对于创业课程的内容学生也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活动。

3.大学生对创业准备和创业选择的认识(2)大学生创业领域选择多样。在被问及“您会选择什么领域或行业创业”时,发现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领域和行业务实、理性。作为工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专业优势体现明显,36.5%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或行业,可以缩短创业准备期;由于资金有限,28.4%的学生选择了启动资金少,风险较低的领域或行业;而作为身处科技发展前沿的大学生,13.8%的人选择当今热门的高科技行业或领域;同时还有21.3%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领域。可见,专业、资金、兴趣是影响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行业或领域的主要因素。

(3)大学生创业地点选择合理。在创业地点的选择上,考虑家庭支持因素,22.7%的学生选择毕业回家乡创业;考虑创业市场熟悉程度,32.5%的学生选择留在安徽创业;受创业资讯、创业机会和我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影响,38.6%的学生选择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创业;而仅有6.2%的学生选择到西部地区创业。综上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地点的选择合理、理性,综合考虑了自身优劣势和外部环境因素,另外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引导更多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建功立业。

(4)大学生自主创业时机选择理性。如上所述,将近87%的受访者有创业的意愿,在被问及“您会选择什么时间开始创业”时,6.3%的学生选择在校期间创业;4.5%的学生选择毕业当年;3.7%的没有打算;其余85.5%的学生认为应当毕业后到社会锻炼一段时间,积累足够的资金和创业经验能力以后再进行创业。可见大学生创业意愿虽然强烈,但不盲目,创业时机的选择比较理性,可以避免首次创业的失败。

4.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障碍和问题(2)更多机会和选择成为主要干扰因素。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科高校大学生,只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都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同时国家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扩招,为大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根据我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去向来看,出国深造的比例越来越高,机会越来越多,所以大学生不会再为缓解就业压力而选择创业。综上所述,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成为大学生坚持创业的干扰因素。”

三、结论和建议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的主阵地,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但要实现成功创业,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国家和政府创业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社会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政府应当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并相继制定和出台了许多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但很多政策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具体操作性不强,程序复杂繁琐,所以政府应当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增强政策的操作性,比如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扶持手段、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培训补贴、申办小额创业贷款、税收减免、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

2.强化创业教育和培训,着力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首先应当转变创业教育理念,将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助推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其次,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出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模式,形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完整的课程体系;第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在整合学校现有创业师资的基础上,从企业、政府聘请一批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就业指导师等兼任创业指导师;第四,创新创业教育形式,通过举办创业讲座、校友创业报告会、创业论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训练、创业素质拓展、企业实习、职业规划大赛等卓有成效的形式,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构建科学有效的创业融资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创业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首要因素,应当构建一个由政府牵头、高校、企业、社会团体、风险投资和个人等参与的科学有效地创业融资机制,破解大学生创业资金瓶颈。政府应当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并出台更加优惠的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政策,比如安徽省出台的“你贷款,我贴息”政策,得到了创业大学生的欢迎;高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投入,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同时高校可以引入社会资金,与企业合作,以创业项目立项合作的资源共享方式筹措大学生创业资金,比如合肥工业大学自20xx年3月以来开展的“百千百”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已经与上海杰事杰、工大高科、安徽巨一自动化、合肥中兴继远等十几家企业建立合作,筹措大学生创业资金30多万元;大学生创业初期,希望能够得到风险基金的投入,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展缓慢,政府应当出台政策引导风险基金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

4.加强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强化大学生创业服务功能

政府和高校应当构建多种层次和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载体,实现大学生创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应当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项目孵化、创业场所、创业实战、校企对接等服务。另外,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创业网络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网络服务平台,如合肥工业大学创业网于20xx年5月正式开通。大学生创业能力来源于创业实践,政府和高校应当建设能满足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创业孵化和实习基地,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城市创业园、创业街、企业创业实习基地进行项目孵化,实现创业扶持资源的共享。政府应当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共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办公场所、创业融资、开业指导、后续跟踪服务等“一条龙”、“一站式”创业服务,形成政府主导、高校支持、社会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机制。

5.大学生应强化自身素质,提升创业能力

大学生是创业的主体。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自身主观因素对成功创业影响较大,所以创业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一是坚定创业信念,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大学生应当增强创业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力和自我挑战的精神,克服畏难情绪,鼓足勇气,逾越资金、项目、管理等障碍。当遇到挫折时,要吸取经验教训,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而不能一蹶不振。

二是提升创业素质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创业素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财务税收法律知识、人际交往知识等,并着力提升自身团队写作意识、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践实训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有创业者所必需的冒险精神、抗挫能力、自信心、团队意识、独立性、果断性等,大学生创业者只要通过适合的方式和途径去磨练自己,就一定能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心智品格。

教育研究报告5

一、某某小学的素质教育现状

(一)某某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某某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人,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某某小学的教育方针

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某某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该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己、深造自己,保证自己的职称评定、标准、等于或高于重点学校。

2、理顺关系、拓展空间

该校对义务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使学校尽快完成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并按规范对学校进行了改善。

3、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健全教育评估制度,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社会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管理科学化。

二、某某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某某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推进了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三)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三、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素质,根据市提出的:“重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素质,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选题监测制度”的要求。笔者针对以上某某小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活动精神,认为要加强某某小学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留级,浪费义务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以后因学习有困难极易中途辍学,影响初中的教学质量,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二)多种形式并举,提高某某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该校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界水平为标准,认真落实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依法辞退教学水平低,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

(三)注重实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四)综合评价、开展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勤查学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级制度评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结果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职能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某某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此外,要对某某小学实施严谨的英语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英语入门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实施英语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重大措施;再次,要抓紧制订开课规划;最后,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策略。

教育研究报告6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其实在塔卧镇几个村走访教育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的端倪,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从整体的角度来对永顺县的教育提出一些问题,并给出一些初步的建议解决办法。

第一,贫困,阻碍了孩子们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当地农民非常愿意他们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读高中,进大学,走出家乡,去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回来报效家乡。但是,由于贫困,他们不得不让家里学习较差的学生放弃进一步的深造,让他们改上中专或直接外出打工。没有能力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只能忍痛让其中一个孩子暂时牺牲自己,打工挣钱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短期办法是,各级政府设立一定的助学金提供给因贫困而不得不放弃深造机会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长远来看,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使孩子们的教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要发展,要致富,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教育上去了,村子才能富起来。

第二、教育投入资金的缺乏,制约了教育的整体发展。

永顺的教育投入力度近些年来已经在逐步加强,但由于教育底子薄,基础差,还需要在未来很多年持续性的投入,并尽可能地加强。因此,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最好多设立一些教育基金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供一些帮助。

第三、人才外流对这里的教育和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贫穷,这里的学生大都发奋读书,把考取大学作为拥有新生活的跳板。考取大学后一般都会在大城市里找到一份良好的工作,极少回到家乡。这样就导致大量人才外流,使得永顺缺乏振兴经济的各类人才,进一步阻碍了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

“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现在不管城里、乡下,做父母的谈起儿子女儿,都以能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为荣,出国留学的更不用说,那是父母的骄傲,乃至亲戚朋友的骄傲,也是师长们劝勉后辈努力学习的典范。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加深他们在读书的同时能感受到振兴家乡的使命感。同时,永顺县应多制定一些鼓励本地学子毕业后回乡振兴家乡经济建设的政策。

教育研究报告7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政府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教育研究报告8

人生总有许多的第一次,而初为人师,对于师范生的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颇具诱惑的事情。20xx年10月11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和队友来到榆中二中,开始了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太阳底下最光荣事业的崇高和艰辛。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时刻牢记“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校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一个对平行班有一定处理能力的班主任,这一切无不见证着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获。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一、进驻学校,统筹规划,全面做好前期工作

我们于10月11日上午到达实习学校──××二中,之前兴奋的心情被眼前面临的情况冲刷得一干二净:我们15个男生两个房间一个房间10个男生另外一个房间5个,设备简陋,房间内苍蝇相当多。女生18个人住一个房间,男生相对还好一点。就是摆在我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大学生面前的第一个考验,我们及时清醒的认识到面前的困难,排除沮丧的心情,齐心协力的安置行李,布置房间,找来生活用品,很快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顿下来。刚安顿好,负责实习事宜的老师和学校领导就召集我们开会,在会上校长对我们的实习做了安排,介绍了学校的一些基本的情况,还向我们提出了学校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希望我们这次实习能顺利完成,每个实习老师都能学到本领,要求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为范。这为我们的实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提供了保障。晚上我们实习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会议,落实了队规队纪,各项实习工作的安排和实习期间该注意的事项。有了这一切的统筹安排,我的实习才能进行的这么顺利。

二、名师指导,虚心学习,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实习的开展,我们分为两个阶段:实习的第一周为见习阶段,在这个星期里,我全面熟悉初一数学教材,认真听指导老师的每一堂课,做好听课纪录,课后与老师探讨,虚心求教,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过程。学习如何备课、备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落实考纲考点的要求相结合。第二阶段是上课,我的指导老师是具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并且带的是四个理科班,所以她给我上的课不是很多,而且给我安排的课时间间隔比较长,这就使得我有充分的时间细心琢磨教材、详细写教案、做课件,每一样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认为能教好的符合班级情况为止,这样才交给指导老师审批,在指导老师的批改和建议下再做修改,并且在上课前进行试讲。

我的每一节课指导老师和另外一个数学都坚持听课,在课后细心帮我评课,针对我课堂上出现的缺点提出宝贵意见,并且肯定了我的.一些可取之处,让我倍受鼓舞,在课后努力改正,提高教学水平,以确保在下一次的教学中不出现同样的错误,在这样的努力下,我在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的赞赏和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对我的教学水平充分的肯定。认真负责,勤恳踏实,为人师表,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

做班主任是辛苦的,而当普通班的班主任则是更辛苦的,当我第一次到班上带早读的时候就更深刻的体验到这一点。学生素质普遍较低,个给管理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一开始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要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我的工作做好,辅助班主任将班级带好。每天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看早读,每天早上7:00到教室督促他们打扫卫生,检查仪容仪表,督促他们认真早读。二是在上课时间进行巡堂,检查上课情况,如有上课不认真听讲者,下课及时找他谈话,提出警告。三是午自习,我要到班上看班,辅导个别学生,给个别学生作思想工作。

我在一开始我就抓紧了解班级情况,管理整理他们的档案和成长经历,很快的熟悉了学生的状况和家庭情况,这给我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我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喊累,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班级整体情况有了改善,我与学生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诉说心事的对象,我也诚恳地倾听他们的倾诉并开导他们。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学会了制定班级的班规纪律,学会了如何调动班干部,学会了维持班级纪律,学会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学会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学会怎样开好主题班会,学会……..,这一切都是我班主任工作实习进步的真实写照。互相关心,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做好实习队的工作。

在实习期间,除了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我在实习队里也尽力尽责,与队友团结合作完成该完成的任务;与队友相互帮忙,相互听课,互相借鉴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这一方面巩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给我的实习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我从不同的队友身上学到了很多,如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虽说我们的实习已近尾声,但我对教学的追求和努力将一如既往,我对学生的关爱也将永不消减,作为准老师的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育研究报告9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232人。现有教职工20人。学校现有校长一名,副校长二名,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各一名,各类组织机构齐全,职责明确,班子成员分工协作,有序推进学校整体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教导处主管的教育教学工作小组,下设语文、数学、艺体三个教研组,主抓学校教学工作;成立了由教务处主管的德育工作小组,下设少先大队,主抓学校精神文明及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政治思想工作,学生家校联系工作;成立了由总务处主管的总务后勤工作小组,主抓学校安全、财务、后勤、卫生、维修、等工作的管理及实施。

二、学校管理现状

1、修订完善各类制度,推进制度化管理。学校制定了校长、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其他专兼职人员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分工清楚,衔接紧密,不留空挡,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激励性;建立健全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制度,师生请销假、教学常规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学生管理、财务管理、门卫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教代会等群团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妥善解决学校工作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三风”转变。学校以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规范办学行为,积极实施精细管理,全力推动教育改革,全面构建和谐校园。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突出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两个重点;实施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师生评价三项改革。

3、细化办学行为管理,提升学校规范化水平。学校严格规范办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师严格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二是坚决执行规定作息时间。三是严格控制作业留量,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四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文艺体育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切实增强办学的活力和吸引力。

4、细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按照新课改理念和要求修订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采用随机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每天抽查一个班级、一门学科的作业、教案,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3)落实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校长及班子成员每期听课每周不少于1节。实行推门听课、随机听课,坚持有听必评,有评必改和回听、回查、回访制度。

(4)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各学科教研组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课标学习、专题研讨活动。

5、细化评价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的学生评价方式,实行多元评价,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三、困难和问题

1、学校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精细化管理落实不力。学校现有7个班,232名学生,学校中层班子成员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学校事务性工作千头万绪,对学校管理工作分身乏术。

2、学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班子成员数量少,工作压力大,班子成员经常加班加点,比其他老师多付出了很多。但是,根据现行的激励机制,班子成员多做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回报。一个班子成员的工作量是一个班主任工作量的几倍,班主任每月有班主任津贴,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时候还予以加分,而班子成员既没有任何津贴补贴,又没有加分,只能是任劳任怨的奉献,导致学校班子成员面对学校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不能主动的思考谋划工作。

3、教师缺乏奉献精神,思想功利化。老师普遍认为自己就是教书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是自己的份内事,其他都是份外事。对自己有益的事愿意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想法设法逃避。

4、学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实施素质教育措施不力。受社会大环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指挥棒和学校安全严峻形势的影响,学校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在学校管理中安全第一,成绩第二,把握了这个前提,凡是有安全风险的活动即使对学生再好也可以不开展,凡是对提高学生成绩无益的事情能省则省,导致重智育轻德育、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必须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教育研究报告10

一,从自身因素看

从学生学习情感测试以及平时对学生的调查与了解中,我发现学生的厌学心理比较强烈,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56.8%的同学认为学习上最遗憾的是学习没有动力,65.3%的学生认为自己贪玩,自力差,57.6%的学生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50%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上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39%的同学认为在学习上常常感到无助的是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作业量大,学习科目多,考试频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动脑,动手,动口,这是需要一定的心智努力才能完成的认识活动,这样的活动伴随着一定的精神紧张,学生的精神压力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

2,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注重它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却很少兼顾它的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再加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日久天长,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新鲜感,便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3,部分学生本身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求知欲望,不爱学习,不求上进,整天在学校混日子。

采取的措施:

1,学校,家庭,社会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过去一味强调分数的局面,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学习的苦海中解放出来,劳逸结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

2,改变知识传播途径。多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的效率,不断调整学习的情绪。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朋友因素看

中学生在交友方面,有的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15.3%的同学认为朋友在学习上对自己的影响较大,14.4%的学生认为我能学好东西,都是因为交了几个好朋友,大家志趣相投,互相鼓励,30.5%的学生觉得在课外学习时我喜欢跟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373%的同学认为在学习上有困难找要好的同学商量,另外也有同学之间相互讽刺,挖苦的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交往的关系,对待朋友应当真诚。

三,从学校因素看

有学习环境的原因:一方面我校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学生在学习上达不到教师预期的学习效果,于是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失望,气愤,焦躁等情绪反应,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笨,缺乏能力。结果造成有的学生的自卑心理;同时也有教学的原因:教学的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教学中是否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等等。

采取的措施: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采用灵活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学习中多鼓励,少批评,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习情绪。让他们满怀信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从家庭因素看

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1,我校周边地区厂矿企业效益不好,部分家长下岗在家,有的在家”修长城”,”打牌”,有的钓鱼,学生无形中耳濡目染受到影响。

2,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子女的学习顾不上;有的家长则采取简单粗暴地一骂二打三训斥的方式,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有的家长干脆放任自流。

3,还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好学坏全靠学校。家长溺爱孩子,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致使孩子任性。

4,有的家长思想守旧,非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认为读书无用,反而还经常在孩子面前宣传”生意经”,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5,有的学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离异,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4.2%的学生认为家庭不和谐,父母吵架影响自己学习。

6,有的家长在家过分关心孩子,显得比较唠叨,引起孩子内心极大的不满。

五,从社会因素看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影响较大。他们认为来学校就是为了混张文凭,给父母一个”交代”,社会上有些不良青年偶尔在学校周围骚扰,与他们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一些学生经常沉迷于网吧,网上的游戏,黄色影片,镜头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也冲击着学生的头脑。他们认为即使辛辛苦苦读书考上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工作,干脆学多少算多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成长。

教育研究报告11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建了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他可以发展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美誉修养,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美术学科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上都有者独特的作用。随着美术新课改的实施,美术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由于受到社会观念、学校条件、学生经验和地域特点的限制,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孩子有较大的差距。再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学美术不再以绘画为主,版画、雕塑、电脑绘画、摄影等都搬上了美术教科书,这使城乡孩子美术学习的差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农村美术教师应针对乡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大胆开拓创新教学活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变革教学方法与部分教学内容,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模式,寻求优化农村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

一、调查目的

留坝县地处陕西省西南面,汉中市的北面,是秦巴山区里的一个小县,留坝县历史悠久,著名的三国故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在这上演的。由于地处秦巴山脉深处交通不便等因素,现为国家级贫困县,现全县人口4.5万人。有汉、回、藏、满等4个民族。全日制在校高中生950人左右。随着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以来,美术学科已经成为普通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所以我在留坝县中学实习以来,对这里的美术教育进行了一番调查。希望从中了解本地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美术教育,优化美术教育的结构体质,完善本地地区的素质教育。

二、根据此次调查我制定了以下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农村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看法,以及学生对美术综合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参与情况。确定10个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

2、统计法:用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现状调查统计表、美术课堂教学情况调查统计表和学生拥有画具情况调查表,对本地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统计。

3、抽样调查法和统计形式:在高一六个班320人里随机抽取60人,填写调查问卷,按百分比统计。

三、调查问卷统计及结果分析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喜欢上美术课的,在学校的一些美术活动中也有很大一部表示希望参与。但由于受相应美术技能,学校学习环境的限制,以及长时间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部分家长的不支持,导致了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正确的把握,从而在美术学习上的积极性,与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在学校组织的美术活动中只有少数的人能积极参加。家长的非理性抉择等等都影响到了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

通过对留坝县的美术教学资源的统计,留坝县三所中学只建了一个画室,学生拥有绘画工具的不到3%,专业的美术教师只有一人,其他均为兼职美术代课老师。画室只有美术美术特长生才可以在里面上课,其他学生不能画室上美术课。所有的美术课都为欣赏课。像设计、版画、雕塑、摄影等等课程都没有开设,教师偶尔会给学生上一节手工课,主要一叠纸为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单一,整个留坝县都是如此,没有很好的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里的学校根本不重视美术教育,只重视文化课成绩。美术的开课质量并不高。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学生个人拥有画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四、主要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的阴影,山区落后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条件的影响。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地处陕南汉中的留坝县,因交通闭塞,教育资源落后等一切因素,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无法向大城市哪样快速适应。山区教育条件差,要想和城里的学生竞争大学,他们只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统考科目。从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根本。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彻底改更新观念,尽早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才能推进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

其次,中学美术教育改革没能与教育现代化同步发展。美术教育的软件建设仍较为薄弱,美术教育改革还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有两点:

一是教育观念滞后,大多数教师还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潜能、培养现代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刻板,仍停留在以教师为轴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模仿为主要形式的状态。而以学生为中心,也是公开课才偶尔一用的“招待法”。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形成,审美情趣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三,美术教师素质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是:

①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美术教育改革信息少,教育科研能力较弱;

②在思想上较大程度满足现状,缺少改革创新精神;

③对中学美术教育规律探索不够,课堂教学水平一般;

④美术功底较浅,不能做到一专多能,辅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美术活动有一定的困难。美术教师的素质问题是影响留坝县中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问题。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根据调查的情况,针对现状,特提出如下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推进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美术教育的改革包括硬件及软件改革两大部分,从硬件上来说,一定要把美术教育设施、器械列入教育现代化条件装备系列,配套到位、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其效益。从软件上来说,要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2、要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建设。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学校领导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有的归入年级组、有的归入音体美组,美术教师的教学交流活动几乎没有,都是各自为政,使他们的教学处于闭塞与被动之中,缺乏积极性。培训中可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要加强美术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鼓励他们参与教育科研,努力掌握中学美术教育规律,促进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要组织美术教师开展美术基本功训练,引导他们钻研业务,严格训练,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使他们早日适应美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因地制宜,挖掘本地乡土美术资源,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要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质量,仅依靠教教材、学教材,那是远远不够的,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如何挖掘新课程美术的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美术课的教学实效。农村的美术教学,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来,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野外写生、萝卜雕刻、稻梗手工艺术、家乡建筑、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等。

教育研究报告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自己提出的课题得到上级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课题开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其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开题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后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4.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5.课题研究的目标

6.课题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课题研究的过程

8.课题研究的方法

9.预期研究成果

10.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1.参考文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最后就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教育研究报告1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响水县运河中学孙光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

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现状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最近三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动态成长档案,通过对三年的成长轨迹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出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方法、策略和可操作模式。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教育理念得到升华,学生得到较大发展,探索出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管理新模式和初步构建出课堂教学的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个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

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关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正功能和负功能的概念。负功能使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负功能有助于系统调整和适应的客观结果。家庭环境和教育及家庭结构对于农村儿童社会化的进行也有正负功能。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仁’的政策。要加强对以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实践价值

我校是一所乡镇的寄宿制农村中学,学校中留守儿童较多,所反映出来的学习、交往、甚至心理问题都比较多。首先,由于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加上学生自律能力较弱,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明显差于其他学生,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迟到、逃学、说谎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其次,由于父母无暇顾及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变化,留守儿童找不到倾诉的渠道,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因而许多儿童表现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焦虑自闭、悲观消极……长期下来,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再次由于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遇事容易焦虑紧张的现象。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思想、品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进行此课题研究,探索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教育对策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分析主要学习问题及成因,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开展以留守儿童学习教育为突破口的教育新路子。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目标:

1.探索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的评价量标体系。

2.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3.找出解决“留守家庭”后顾之忧的对策,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才培养不出现“断代”而努力。

4.打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突破口,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5.探寻和积累切合农村初中实际的、有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6.让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一份力量。

(二)主要内容:

1.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形成原因、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

2.农村初中留守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的途径,可以从做人、做事、学习、交流、安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个案的研究: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自立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教育。

4.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诚实守信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真诚待人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做事认真负责习惯的培养研究;正确交友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不善与人交际的行为习惯的矫正研究;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研究。

5.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及排除的对策:人际关系的培养;健康心理的培养;自我认定意识的培养;关爱他人意识的培养。

6.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节假日安全的培养研究:自救的培养研究;安全意识提高的培养研究;自爱、自控能力的培养研究。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步骤和主要措施

(一)实施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

选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对课题成员进行培训。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实施计划》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学校对全校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学业成绩、父母情况和监护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反应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树立班主任是关心留守儿童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强化管理意识。

(2)“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心理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及心理咨询室,便于留守儿童倾诉、化解不健康的心理情绪。

(3)“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分析研究。找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道德品德差异与心理差异,对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出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途径研究。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以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讨论研究,寻找一条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途径。

3.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总结出适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对策。推广经验,写出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准备成果验收。

(二)主要措施

1.调查: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

2.收集第一手资料、数据、事例,分析、整理资料。

3.形成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调查报告、论文、数据库、留守儿童德育管理体制。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的分析

首先,国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为课题提供了社会背景条件,国内外已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已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也可供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其次,课题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教师具有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主动性,他们先后参与了学校的多项课题研究,许多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提高了自己教学能力,强化了教学研究的意思,提高了研究能力。可以说,组织的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具备了完成本课题研究的能力;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的思路,研究活动就是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因此,在课题研究的时间上,有了充分的保证。同时,课题有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村初中,在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校本文化,开放的观念、对新事物的敏感与热诚是我校教师重要的特色。前期学校开展的“让爱伴我成长”手拉手关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有着丰厚的资金保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培训的行动研究思路,组织了一批脚踏实地、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参与本课题研究,校领导亲自参与研究,并在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

有了以上条件,加之本课题自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本课题的研究是完全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八、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响水县运河镇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

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3.运河中学有关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建议。

4.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

5.区域内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有好转趋势。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王生国,担任本次课题的组长,在课题研究组要是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孙光,担任本次课题的主持工作,将协同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邓洪国,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朱从虎,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王国海,协同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宗开道,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跟踪调查工作。

单以云,主要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

刘宝,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高磊,主要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王栋林,主要负责开展个案研究,撰写结题报告。

单康中,撰写相关的研究个案及经验论文等。。

龚成兵,负责对留守儿童相关资料及个案、论文,图片、影像资料等的收集和整理。

杨琳,负责撰写相关的研究个案及经验论文等。

全体课题组成员:在了解留守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撰写研究个案及经验论文等。

本文由用户 zhening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vip.com/11297.html

(0)
zheningzhenin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