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3篇)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是指为预防接种工作而制定的管理规则和制度。它通常包括预防接种工作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疫苗管理、接种操作规范、异常反应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安全和有效。以下是有关于预防接种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3篇)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1

一、预防接种门诊每日或每月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开展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

二、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预防接种的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需建立预防接种卡、证。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并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且经过县级以上预防接种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接种时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带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得从事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应主动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六、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制时间的皮肤消毒液。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瓿应盖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脊灰液体疫苗24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卡介苗接种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凡符合接种条件的对象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效用、禁忌症、接种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八、接种结束后应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并作好数据备份。预防接种门诊每月5日前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一)预防接种制度

幼儿实行预防接种,以提高群体幼儿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消除常见、多发性的传染病的目的。

⒈全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常见传染病的疾病预防工作。

⒉保健医认真做好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建立《幼儿接种疫苗登记册》,做到人人登记,登记率100%,及时向家长建议补上漏种疫苗。

(二)传染病管理制度

幼儿园是孩子集中的。地方,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流行,必须加强传染病管理,确保幼儿健康。

⒈保建医应及时了解疫情,发现疑似传染医应当即隔离,报告园长和医管部门,通知家长及时就医。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⒉建立幼儿生病请假、患传染病立即报告制度。针对缺勤儿童,班长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如果发现有疑似病例或医院诊断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⒊把好入园体检关,所有幼儿入园和员工入职需持有符合要求的体检报告,入职和入园表中有保健医签字栏,保健医审验体检合格签字后,方可入园。

⒋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检疫制度,并实行正确的防疫措施,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⒌检疫期间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不混乱、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疫情症状方可解除隔离。

⒍在传染病期间我园采取晨午检“严苛制度”,本着对全体孩子负责的原则,保健医对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幼儿,有权要求家长及时送医院检查,检查排除后方可入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做到传染病无爆发。

⒎根据季节、疫情、疾病流行等特点坚持开窗通风检查,并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⒏在幼儿园入口显要位置,由保健医负责开办《卫生宣传专栏》,同时用短信、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根据季节、疫情向老师、家长宣传预防疾病知识,提高防病意识。要求家长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三)晨、午检查制度

了解幼儿当时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异常,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1、建立晨、午检查制度。

坚持晨、午检及全面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精神;三看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检查患儿的身体相关部位,杜绝传染病带入园。

2、保健医每天进班巡视,发现幼儿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⒈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到大兴妇幼保健院医院体检做检查一次,体检率达100%,健康检查合格,持证上岗达100%,发现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

⒉食堂炊事人员每年到大兴妇幼保健院和大兴疾控中心去体检一次,各项体检合格后,凭两证上岗,发现传染病立即调离。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2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体新生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就读于我校每年的一年级新生。

二、学生入学所查验的接种证中必须接种疫苗范围包括: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七种。

每年一年级新生凭《预防接种证》报名入学,其他地区到我校就读的新生也必须提供当地的.《预防接种证》,才能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三、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1、学生在办理新生报名、入学手续时,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预防接种证》。

2、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我省的标准免疫程序,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将有关信息登记,并收存新生《预防接种证》学校保存,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进行计算机录入登记。

3、对无《预防接种证》和漏种的学生,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并告知家长到当地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预防接种证》或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补种。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4、学生完成补种和补种后,学校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备注中予以说明。

5、在每年开学之际,将《预防接种证》检验工作情况上报补郎苗族乡卫生院,争取卫生部门的指导,从源头上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四、学校将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工作纳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督促检查。

在新生招收通知或招生报名须知上告知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

五、本制度自发放之日起执行。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3

一、预防接种门诊每周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与流动人口儿童开展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登记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福建省预防接种免疫程序》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建立预防接种册、证。预防接种册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必须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入册或注消手续。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并经过县级以上计划免疫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上岗工作应佩带胸卡。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计划免疫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六、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制时间的皮肤消毒液;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瓿应盖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卡介苗接种应设专室,暂无条件的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凡符合接种条件的对象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所接种的疫苗效用、禁忌症、接种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八、接种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册。实行计算管理的接种门诊,应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并作好数据备份。预防接种门诊每月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本文由用户 fwxiaoyan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vip.com/10536.html

(0)
fwxiaoyanfwxiaoy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